利来w66-w66利来
利来w66-w66利来 > 本院刊物 >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利来w66

【党史学习专题】

抗战时期边区农村合作运动的中国化——以晋西北边区为例…………………………………………………………………董佳(4)

[摘要]认为受革命和战争的影响,边区的经济环境已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经济,特别是在合作社建立以后,准确地说应该是组织经济。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规模经济的信赖,也保护了边区经济的“政治安全”,但合作化在实际管理运行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边区合作社开始不断提高社会化经营和强化公关服务,政府也突出强调合作社的革命化方向,使舶来的合作社形态呈现出从“经济型组织”到“组织式经济”的转变。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对合作社政策进行了适当调整,无论合作社的发展路径还是管理机制都出现了合作社在西方经典理论中社会生产“主体化”向党领导下根据地经济生产“载体化”发展的趋势。事实证明,边区乡村这种结合本土特点的合作社形式的“嫁接”相较于恪守西方原则的“移栽”更具有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由此不难窥见战时中国在革命中经济新陈代谢之一斑,并预示着未来一个以组织化集体生产的“新中国”的到来。

[关键词]抗战革命;边区合作社;经营管理;模式创新

 

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的探索历程与现实启示…………………………蒯正明(13)

[摘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领导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对如何实现党对军队、党对统一战线、党对根据地政权的领导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初步确立了党领导体系的基本架构。新中国成立之后,党为确立和巩固自身在全国范围领导地位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将坚持党的领导与改善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党的领导制度化、法治化逐步推进。十八大以来,党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百年探索的历史表明,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思想上始终重视党的领导权,同时需要完善党的组织体系,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制度。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领导;历史;启示

 

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建设的逻辑意蕴探析…………………………………徐琴  韩苗苗(22)

[摘要]认为在新时代,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先之又先、重中又重的内容。厘清其来龙去脉,是整体把握和顺利推进党政治建设的客观必然。党的政治建设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政治建设理论的指引下、在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积淀的底蕴上、在中国百年来翻天覆地发展变革的实践中,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光辉历程。其聚焦着战略定位、时代主题、实践方式三个维度,演绎出了百年大党政治建设的壮丽图景。未来,党的政治建设还需在杜绝空心化、完善制度化、适应信息化和破除内卷化上继续奋力前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文学历史研究】

《唐才子传》散佚及日本传本考……………………………………………………李小龙(32)

[摘要]认为《唐才子传》全书一度在中国失传,却因日本刻本而保存于世,这已成为和刻本补充中国文献的典型例证。但关于此书的版本问题却仍有需要检讨之处。一是此书在明初曾存全帙以供《永乐大典》修撰之用,之后逐渐散佚,直至消失。二是此书元刊本曾传入日本,日人有据此覆刻的五山版,但现在并无元刊本存世;杨守敬从日本携归者非元本,而是五山本。三是杨藏本曾经珂罗版影印,主其事者学界多误以为黎庶昌,又有人以为董康曾刻是书,实皆误,此书仅有珂罗版影印本,乃董康所为。四是此书在日本之流传亦可得而论之,杨守敬所得善慧轩藏书原为彭叔守仙所藏,后入日本藏书家狩谷掖斋求古楼,再为杨氏购得,现藏于台湾。

[关键词]唐才子传;永乐大典;杨守敬;董康;五山版

 

《宋大事记讲义》成书考论…………………………………………………………郭  (42)

[摘要]认为淳七年刘实甫序本《大事记讲义》并非吕中所撰,其《大事记》应是渊源自蔡幼学《大事记》,而蔡幼学作《大事记》则是为继续其师陈傅良未竟的《皇朝大事记》。刘实甫序本《大事记讲义》以蔡幼学《大事记》为基础而作了“讲义”,并补充了部分《大事记》的内容。其后,吕中又在刘实甫序本《大事记讲义》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讲义”,所以诸本《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和《类编皇朝中兴大事记讲义》都题为“吕中讲义”。陈傅良、蔡幼学作宋朝《大事记》,以及其后出现的《大事记讲义》,在体例上都受到吕祖谦《大事记》的影响。

[关键词]《宋大事记讲义》;陈傅良;蔡幼学;吕中;吕祖谦

 

晚清邮政网络与地方体系层级——以安徽省为中心的考察…………………………………………………………易山明(52)

[摘要]近代中西方信息传递载体难以实现兼容的深层原因,主要表现为“置邮传命”和“裕国便民”价值理念的差异。与传统驿传主要服务于政治统治不同,晚清邮政版图的构建是多种因素共同形塑的结果。邮政舆图、《通邮处所集》《邮政事务总论》等史料具备相对完整精确的细节要素,为复原和重构邮政网络提供了可资利用的文本信息,而邮政机构亦是考察分析地方体系层级理想的中间介质。通过以安徽为中心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邮政局所不可能以均质、匀速的拓展模式根植于清朝的各个角落,只有那些较早完成传统与现代对接且地方体系层级较高的城镇才会成为首选之地。

[关键词]邮政网络;空间结构;地方体系;中心地理论;安徽省

 

【城市教育研究】

从服务型城市到全球城市的逻辑机理和实现路径………………………张懿玮  高维和(63) 

[摘要]认为随着全球化的蔓延,越来越多的城市逐步融入全球城市网络体系,但如何成为真正的全球城市甚至是顶级全球城市,仍值得探索。提出并深入阐述了服务型城市的概念,认为服务型城市与全球城市在理论上相关,在实践上共通,建设服务型城市是实现全球城市的有效途径。从服务型城市到全球城市,可以构建“1 2 4”的路径体系,即以全球性服务企业为一个重要战略突破口,以“区域—全球”为两级服务网络,以更加发达的产业服务体系、更为活跃的科创服务体系、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体系和更多包容的文化服务体系为四大全球服务体系。

[关键词]服务型城市;全球城市;逻辑机理;实现路径

 

智能教育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建构及实践路径…………………………李梅敬(76)

[摘要]认为在智能教育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建构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回归生活的生活化建构;二是提升生活的生活化建构。其中,回归生活的生活化建构亦包含两个层次:一是日常生活化建构;二是非日常生活化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建构的实践路径在不同层次中有不同呈现,包括围绕历史、现实、虚拟等场域转换进行日常生活化建构;围绕民族、社会、国家、人类等层次域转换进行非日常生活化建构;围绕数字生活构建数字思想政治,依托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主体能力,积极开展提升生活的生活化建构。毫无疑问,智能教育时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构建带来了新的契机。

[关键词]智能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建构;路径

 

【经济社会研究】

科技金融助力战略性产业高端化的逻辑、绩效与着力点…………………………胡吉亚(84)

[摘要]认为无论是从理论逻辑、现实逻辑还是从经验逻辑来推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必须坚持产业升级和产业高端化战略。选择247家样本企业实证研究了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高端化的绩效。结果显示,企业自有研发资金和风险资本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而企业自有研发资金和股权资本的增加对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基于此,在科技金融支持战略性产业高端化过程中,建议资本市场着力于机制健全,政府资金着力于滴灌绩效,科技信贷着力于风险可控,风险资本着力于稳定信心,商业信用着力于重塑链条。

[关键词]战略性产业;高端化;股权融资;科技信贷;着力点

 

经济不确定性下研发补助与企业实质性创新……………………………高蒙蒙  (98)

[摘要]利用2007-2019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不确定性下财政补助与企业实质性创新之间的深层次联系。结果显示:经济不确定性和研发补助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有显著的“激励效应”,但随着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研发补助对实质性创新激励效应下降;经济不确定性拉大了有无获得补助两类企业创新能力的差距,未获得研发补助企业的自有研发投入的实质性创新产出效率较低;值得关注的是,获得研发补助的企业并非将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实质性创新。此外,研发补助对于民营、成熟期企业实质性创新的“激励效应”更高,且拉大了地区之间实质性创新水平的差距。

[关键词]经济不确定性;研发补助;研发投入;自有研发投入;实质性创新

 

老年人收入结构与收入不平等研究………………………………………夏会珍  王亚柯(109)

[摘要]采用2013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基于收入来源视角和基尼系数分解法,对我国老年人收入结构和收入不平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013-2018年期间,老年收入结构显著变化,收入不平等程度呈现下降趋势。具体表现为,养老金收入比重下降,工资性收入比重显著增加。在收入不平等程度下降过程中,养老金收入的结构效应和集中效应起到强化作用,工资性收入结构效应起到阻碍作用,其他分项收入作用较弱;城乡老年人收入结构及其分布特征呈现显著差异性。据此,老年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并逐步提高养老金等转移性收入水平和比重,适度调整和控制工资性收入、经营性净收入和财产性净收入在城乡间的均衡性,以缩小收入差距。

[关键词]老年人;收入结构;收入不平等;基尼系数分项收入分解

 

小镇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耦合逻辑与理想偏差——基于皖西南k镇的实证分析……………………………………………………郭  (119)

[摘要]基于对皖西南k镇的实证分析,发现小镇青年“退城入乡”的现象较为普遍,他们身上的就业创业、技术创新、良好教育、环境意识与后备力量等群体特质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愿景高度契合。但在参与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繁杂的“角色期待”、“浅层”的社会融入、脆弱的社会支持体系与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等因素,造成了小镇青年“无我化”吊诡、“风险化”区隔、“孤独化”表征与“内卷化”倾向等理想偏差。最后从青年群体本身、政策供给和社会支持等角度提出了小镇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可行性路径。

[关键词]小镇青年;乡村振兴;耦合逻辑;理想偏差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