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微芯区块链与边缘计算研究院,科研人员正在硬件实验室使用探针台对芯片进行性能测试。( 和冠欣 摄)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一名乘客用手机下单试乘百度自动驾驶出租车。(和冠欣 摄)
12月1日,在东城区西晓市街同兴和木器店旧址修缮现场,京诚集团老工匠苗世常(右)向年轻学员传授技艺。(邓伟 摄)
寒冬岁末,京华大地掀起的改革创新热潮,涌动不息。国企三年改革迎来“交卷”时刻,国有资本持续做强做优做大;疫情之下逆势前行,民营企业活力迸发、韧劲凸显;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实施,引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北京作为首善之区,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方位融入落实“首要任务”的方方面面。数以百万计的市场主体正将扎实干事的热情、积极奋进的动力,汇聚成为助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改革“金钥匙”
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年底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将全面高质量收官。三年来,北京国资国企改革的氛围空前浓厚,啃下了长期困扰国企发展的“硬骨头”。把握好党的二十大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首都国资国企锐意改革,期待在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
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昊华能源是京能集团二级平台公司,也是北京市唯一一家国有煤炭生产供应企业。2021年10月底,这家企业率先全覆盖完成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将经理层成员由过去体制内的雇佣关系,逐步转为市场化聘用关系。
一份份“白纸黑字”的契约,明确了每一名经理层成员“权责利”、聘任与解聘条件。正所谓“能否坐得住,契约说了算”。三年任职期满后,符合条件的才能续聘,达不到契约要求的就会被解聘。作为亲历者,已在国企工作26年的昊华能源总经理薛令光深深感受到,这次改革的力度前所未有。这项市场化改革,如今已在国企中全面推行。
收入多与少,业绩说了算。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就像是搅动水面的“鲇鱼”,给企业注入新的动力,也让每一个管理层成员更具紧迫感和危机感。薪酬与业绩的直接联动,增强了每个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带动企业经营效益的提升。
改革是企业发展的“金钥匙”。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2022年底,昊华能源契约化管理将迎来首个“兑现期”。薛令光说,一年来的实践,让大家对改革的态度也从最初还抱有一丝顾虑,转变为更加支持和拥抱改革。
面对新期待、新要求,在高质量收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基础上,北京国企乘势而上,迈出新的改革步伐。
攻关氢能领域“卡脖子”技术难题,11月初,京城机电与化工集团合资成立新公司,联手在技术创新、市场化激励机制创新方面大胆尝试,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努力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建设城市副中心三大文化设施,北投集团正铆足干劲儿全力冲刺,以绣花功夫雕琢“文化明珠”,打造人民满意的建筑精品,努力将城市副中心建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桥头堡。
从首都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中找准坐标,主动从落实“五子联动”中谋划发展,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首都国资国企正以更大力度的改革创新,努力成为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激发新活力
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让民营企业坚定了发展信心,激发出更加充沛的活力。
位于海淀区知春路附近的北京踏歌智行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矿区无人驾驶的新经济民营企业。企业成立仅六年,发展活力在加速释放。不仅仅是技术在突破,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余贵珍强烈感受到,企业正迎来发展“风口”。
就在上月,踏歌智行刚完成亿元级c1轮融资,获得更多战略投资者的青睐。2022年企业的矿山无人驾驶加速规模化商业落地,运营智能车辆已超过300台,在手订单超10亿元,2022年的营业收入有望实现数倍的高速增长,成为行业“领头羊”。
逐梦浩瀚太空,活跃着北京民企的身影,其释放的活力同样令人赞叹。2022年8月,亦庄企业星河动力的谷神星一号(遥三)·星光益彩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创造了中国民营火箭发展的新纪录。而在北京“南箭北星”的布局中,多家卫星、火箭企业都姓“民”。这股耀眼的商业航天“新势力”,发挥灵活、高效的优势,提速我国低轨宽带卫星互联网建设。
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群体之一。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贷款贴息、房租减免、研发投入增长奖励、专利成果转化、重大科研项目……近年来,北京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有了社会各方的支持措施,企业搞创新的动力更足,发展活力也就更加充沛。这是民营企业的普遍感受。
疫情期间,北京专门出台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20条措施,放开民间投资领域,强调合法权益保护,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帮助民营企业渡难关、增活力。
一批民营企业加速发展壮大,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最新发布的2022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单显示,百强企业2021年整体营收规模达到4.37万亿元,五年间整体营收规模增长约2倍。经受住疫情考验,北京民营企业发展的韧性更加凸显。
耕好“试验田”
创新驱动战略加速实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驱动,是北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北京深入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阵地”建设,加快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积极打造创新高地,主阵地、主平台创新引领作用持续发挥。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瞄准自动驾驶核心设备研发难题,北京探索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揭榜挂帅”的科研组织模式。榜单一发布,12家以企业为主体的申报团队踊跃参与。最终百度、京智网、浪潮三家企业主体联合成立“揭榜挂帅项目组”。龙头企业牵头、多个主体参与,强强联合的全新科研组织模式,将自动驾驶核心设备成本降低60%。
“提升科技投入效能,深化财政科技经费分配使用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党的二十大为北京科创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改革“试验田”作用,中关村示范区近年来率先实施一大批国家级创新政策,为国家创新体系和科技基础制度建设探索出了有益经验。
11月14日,成立仅三年多的北京微芯研究院发布最新成果:成功研发海量存储引擎“泓”——这是目前全球支持量级最大的区块链开源存储引擎。微芯研究院跑出创新“加速度”,正得益于北京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中关村先行先试下的优惠政策和创新机制。研究院可按照与国际接轨的模式开展技术研发,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包干制安排财政科研经费。
加强基础研究,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项目工程,近日在怀柔科学城竣工,这一“大国重器”将多层次、全景式揭示生命的奥秘;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聚焦新兴领域,未来科学城又一央企开放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北京统筹推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正在书写新的篇章。(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