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29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第二十九期人文精神论坛在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宫志翀老师作“经史之间的冢宰形象”专题讲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邵磊老师担任评议人。论坛由哲学研究所王文军博士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干春松教授一行莅临指导,《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罗军老师、哲学所全体研究人员参与了本次论坛。
讲座开始,宫志翀老师从西周制度的背景出发,梳理了冢宰在周代历史中的形成和演变。大体来看,宰最早是西周君主的私臣或家臣。在东周之后,宰的地位上升,并介入到政事当中。宫志翀老师认为,宰的地位的上升,实质是周代王权扩张的一种重要表征,不过它仍只是一种制度外的便宜途径,宰的地位和职任并未进入正式官制。然而,孔子在《论语》中“君薨,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三年”的论述却为后世儒家理解冢宰形象设立了一个新的谜题,那就是如何理解冢宰与百官的关系。以此为基础,宫志翀老师认为在后世儒家的制度想象中,主要存在《王制》和《周礼》两种不同类型的冢宰形象。
进一步,宫志翀老师对《王制》和《周礼》中关于冢宰的不同设计作出了分析。在《王制》中,冢宰既是天子私臣,同时也负责核算国家的财政收支计划。在《周礼》中,冢宰虽然仍是天子私臣,但其作为天官之属,已全面介入政治事务,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周代的官僚体系。
最后,立足于《王制》与《周礼》对冢宰不同的理念与构想,宫志翀老师以汉代为中心,考察了它们各自进入现实政治制度的方式。一方面,汉代三公的设置虽然不同于《王制》三有司的构想,但其对于三公的理解受到了《王制》较大影响。另一方面,汉代对于“相”的落实是王权国家崛起的思想产物,但它在很大程度上承袭的其实是《周礼》式的冢宰机制。
讲座结束后,与会同仁与宫志翀老师展开交流。与谈人邵磊老师认为,讲座从制度理念和文明历史的角度呈现了冢宰问题的思想价值,并提出如何处理历史还原与经学理论之间的关系问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干春松教授指出,冢宰问题可能不仅仅是一种经史关系问题,同时也体现了一种制度理想与制度现实之间的关系。此外,与会老师也提出了许多具体问题,比如历史化和哲学化两种不同研究路径的融合、冢宰问题背后的思想理念和现实效能等。随后,宫志翀老师对提出的问题作了一一回应,与大家进行了深入对话。
本次论坛通过对冢宰形象以及相关经史问题的充分辨析与讨论,形成了对中国传统经史问题的进一步理解,也实现了不同学科领域以及不同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切磋,对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