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来w66-w66利来
哲学研究所
利来w66-w66利来 > 研究所 > 哲学研究所 > 新闻报道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利来w66

  近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承办的“经典诠释与中西思想文明互鉴”学术研讨会在线上顺利召开。来自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山东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湖南大学岳麓书院、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的2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围绕经典诠释与中西思想文明互鉴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和研讨。
  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伟研究员与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治国教授分别作开幕式致辞。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孙伟研究员作开幕式致辞)
  (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治国教授作开幕式致辞)
  会议主题发言分为上下午共四场进行,分别由陈赟教授、李章印教授、王玉峰研究员、王双洪副研究员主持。上午第一场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主持,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洪汉鼎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温海明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宋宽锋教授、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长聘副教授以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孙伟研究员分别围绕中西文明互鉴下的经典阐释学、中国哲学研究重返经验的可能性、中西比较宗教视野中的祖天之意、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宋明理学与西方意志论比较、朱子与亚里士多德道德动机说之比较等六个主题做了主题演讲并同与会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洪汉鼎研究员作主题演讲)
  (北京大学哲学系系主任程乐松教授作主题演讲)
  第二场会议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章印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李清良教授、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陈治国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程倩春研究员、王文军博士、张静博士分别围绕儒家仁性意识和中道原则、经典诠释传统的“知人”观和“知言”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理论及其中国意义、达尔文的进化观、康有为三世说以及郭象哲学的有限与无限问题等六个主题作了主题演讲并同与会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作主题演讲)
  下午第三场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玉峰研究员主持,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章印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张志平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方圆博士、王杰博士和王双洪副研究员分别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与近现代科学的关系、康德的尊严观、宗白华中西思想互鉴下的形上学、僧肇的《不真空论》、培根《论古人的智慧》绎读等五个主题作了主题演讲并同与会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李章印教授作主题演讲)
  第四场会议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王双洪副研究员主持,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金山副教授、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李婉莉博士、马文增博士、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买买提依明博士研究生、王钧哲博士研究生分别围绕休谟哲学的三种解读进路、《知觉现象学》的“身体”概念分析、《理想国》第十卷“necessity”的解读、海德格尔早期现象学的“隐匿性”问题、苏格拉底的理智主义等五个主题作了主题演讲并同与会学者进行了讨论交流。
  (东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金山副教授作主题演讲)
  会议主题发言环节结束后,由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陈治国教授和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孙伟研究员进行了会议总结发言,对与会学者的出席和报告表达了感谢,并展望未来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作为国内诠释学奠基人的洪汉鼎教授对此次会议给予了高度评价,表达了对推进中西文化比较和文明互鉴研究的深切期许,并鼓励新一代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本次学术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积极向本次会议提交参会论文,各抒己见,交流热烈,充分体现了会议的学术旨趣。本次会议得到了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研处、智库处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北京市社会学院科研处处长、国际关系所所长刘波研究员,《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罗军编辑共同出席会议。会议的召开对加强哲学所学科建设,推进哲学所与山东大学现象学与中国文化研究中心在诠释学、中西比较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网站地图